奇点峰会|徐沪生对话鹏友说:商业的另一种可能性
2016年08月22日 14:29   来源:亿欧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徐沪生;

近日,在极客公园主办的上海2016奇点▪创新者峰会上,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在《鹏友说:商业的另一种可能性》中邀请到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参与探讨,其中就包括一条视频的创始人徐沪生。徐沪生曾是《外滩画报》前主编,知名媒体人。一条则是以微信为载体,每日向用户推送定位在“生活、潮流和文艺”的短视频。

下面是主持人张鹏和一条徐沪生的对话实录:

[播放一条视频为700bike创始人张向东的短片后]

张向东:很多人知道沪生的身份,他还是一个身份。另外他还有一个身份,可能很多人不知道。他十几年以来用自行车接送自己的孩子,所以他才能对生活有那么清晰的质感,这就是骑自行车的好处。    

张鹏:我觉得中间通过你把沪生老师请上来是最合适的。所以在这儿我们把掌声给沪生老师,也给向东。沪生老师我请你上来之前,我本来预备了好多的词。因为我觉得虽然咱们认识的时间没有他那么长,但是我觉得跟您聊过一次之后。我们的同事都看到,一路坐车回去我一路忧郁的看窗外,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过的没有你精彩。

我们坐下聊吧。那个时候的工作状态,跟现在比起来,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别?   

徐沪生:以前还是比较舒服的,以前在杂志社,记者是一个礼拜到报社去一次,开个会。开个两三个小时,然后写稿。好的记者会去采访,比较懒的记者在家里看牒片,差不多是这样子。现在每天是10几个小时。我相信向东应该也是,大家都是吧。    

张鹏:创业的人,基本的工作时间是十几个小时起来

徐沪生:我们做的产品又是在微信上,所以到了家里还是在工作。最近好一点了。    

张鹏:团队有扩大规模吗?   

徐沪生:我们有一百多个人。

张鹏:当年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,您给自己设的目标是什么?

徐沪生:回到当时拿到第一笔投资的时候。当时国内的视频99%都是娱乐、综艺,你看美国的视频,生活类的、实用的,教你怎么烧菜、化妆、旅行、汽车类的占到一半。我觉得这个比例,应该在国内也会扩大,我说我想做生活类的视频,不娱乐、不搞笑,这种视频我认为应该有它的比例,不应该是1%,至少应该是10%、15%吧。

张鹏:您认为这就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市场?您有没有想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,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什么? 

徐沪生:当时我是做生活类视频,这一块我们比较擅长。今天转向电商以后,想象力就会放得更大,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。因为整个电商,淘宝之后是天猫,天猫之后是什么?现在是消费升级的时代,大家都看得见。

张鹏:我刚看一条的时候,我也坦白一下。我也很早就看一条视频,我特别喜欢。但是我心里感觉,这恐怕就是一个小众的故事。因为中国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那样的视频,搞笑、恶搞的,反正总是很差的,反而可以流传的更广、更远。一条做的这个东西似乎太小众了,我当时就觉得很难有那么大的市场。  

徐沪生:这个要感谢微信。微信之前我们也尝试过别的平台,你在别的平台上,同样的品质、同样一天一条,淹没得一点声音都找不到。微信整个的传播链条,让我们这样的内容甚至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。到今天,我们可以考虑自己独立的平台了,就是说离开微信,做自己的app了。现在,除了微信,在别的渠道上,不娱乐的、不搞笑的、不互动的、不直播的内容,传播起来还是会很艰难。  

张鹏:所以这个层面上,当年也是有着实时的机缘在这里面。链式反应。  

徐沪生:也有市场饥渴。中国有素质、文艺的人群是很庞大的,这不是一个小众人群。他们对于好的内容的要求,总是存在的,我相信这个随便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,不可能没有需求,没道理嘛。我们通过微信,通过手机,我们的其实要求很低,你每天给我5分钟就可以了,要人家每天给我30分钟,我可能没有能力做得到,每天给我5分钟。而且我们是在假设你是躺在床上刷手机,是这么一个阅读环境,这跟以前翻杂志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对我来说,我们只做我们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内容,我们相信这个受众有几千万、一亿、两亿,我只要你每天给我三五分钟,甚至一个礼拜打开一次,浏览好几条,也可以。  

张鹏:徐老师做这件事情的时候,自己也是清晰的判断?  

徐沪生:也不是,走一步看一步。    

张鹏:当时做这件事的时候,最早的原因是传统媒体呆着别扭?

徐沪生:再不走,两年以后我就失业了。 

张鹏:我们都看出来徐老师是非常正直,说的东西都非常正。非常正的人,我们可能就要尝试一些新的交流方式。我们下面有一个环节,我们玩一个真心话,后面是不冒险。“真心话,不冒险”,为什么呢?收集了一些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对于一条的问题,我觉得您肯定愿意把这些分享给大家。

我们看第一个问题:这几轮投资人砍价了吗?你怎么说服他或者被说服的? 

徐沪生:其实每一轮都会砍价。我第一轮不是砍价,是到了最后一刻,投资人希望我自己也掏一百万,表示你有创业的决心。我刚好也有这个钱,几秒钟就答应了这件事情。   

张鹏:投资人其实想的也挺清楚的。  

徐沪生:因为那个时候我是传统的媒体人,对互联网是完全没有概念的,一窃不通的,别人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。   

张鹏:后面呢?有砍价吗?  

徐沪生:后面也会有。该答应的答应,但是不该答应的,我们也必须坚持。有些条款,到底让步不让步呢?明天要和投资人谈了,真的是几个人在酒吧喝酒,最好鼓起勇气打电话。你一打电话。其实对方也马上OK的,但是你打电话之前,你还是不知道的,万一对方不投了了呢。   

张鹏:这个都是很真实的过程,跟投资人的交流就是用这种方式去交流。活,我们看下一个问题。你对文艺青年这个词的看法和解读?好多人说你们的视频特别文艺。刚才向东说文艺青年这件事,不能标签化。您怎么解读?

    徐沪生:今天的文艺青年我相信再过十年、二十年就是普通青年,你对审美的品位,你听音乐、看书,不追垃圾的东西,我想这些将来可能都是很正常的。就工作而言,我对“文艺青年”总体上还是比较负面的。    

张鹏:为什么?  

徐沪生:如果你真的是个艺术家,你在创作、你在思考,你每天思考十几个小时,然后歇斯底里,神经质,我也尊重的。如果你整个人是很懒散的,只是有一点品位,看过一点文艺电影,然后觉得全世界好像欠你一样的,因此弄得非常负能量。   

张鹏:我听说您的团队里,一个负能量的人都不留是吗?  

徐沪生:我们做媒体的人,以前管的负能量的人太多,管烦了,现在管一点正能量的。    

张鹏:所以绝对不要负能量的。 

徐沪生:杀无赦。

张鹏:所以加入徐总的公司,朋友圈要注意。我们看下一个问题,拍一条视频成本要多少钱?给多少钱能拍?   

徐沪生:硬成本肯定很便宜。    

张鹏:多便宜?  

徐沪生:就是人工费嘛。比如:我拍向东就是一堆人几跑到北京拍一天,来回机票住宿,然后可能就是剪辑,有专门一个人剪一个礼拜。中间会有主编、副主编,每个环节把关。我们现在制作团队快50个人,制作这样的视频应该是每个月80条左右。因为我们有两个频道。   

张鹏:才几万块钱一条?   

徐沪生:最贵的其实是平台的费用,因为不能光算拍摄。我现在还是亏的嘛。   

张鹏:给多少钱能拍?    

徐沪生:这个我们有报价。一方面我们有报价。另一方面,我们是拍得很少很少。    

张鹏:并不是很愿意,你给我钱我就拍?你反而会挑。    

徐沪生:我们这个月合作的拍摄就是“0”,上个月也很少。  

张鹏:有时候其实也不接?    

徐沪生:我们不想把公司变成广告公司。 

张鹏:您的报价一定特别贵吧? 

徐沪生:纯广告3分钟、5分钟我们是120万一条,跟美国的市场价钱差不多。   

张鹏:所以这个事儿,如果真要花时间在上面,就确保这个时间得花得值?  

徐沪生:我自己的视频,拍起来就很顺,拍向东这个就很快。如果拍一个广告,我花的时间成本差不多是20倍。拍广告不是我们的重点,拍得非常少。  

张鹏:再看下一个,创业之后,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?  

徐沪生:坦率地讲,应该是微信上线半个月之后粉丝突破一百万。那个时候整个公司十几个人,大家顿时心里安全了,知道公司不会死了,至少是两年之内不会死。    

张鹏:我们再看下一个。创业之后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?  

徐沪生:我觉得应该是上线之前。你说我是依赖过去的经验,还是把自己归零?没有上线之前,你不知道。你周围所有人的意见,绝大多数是负面的,你心里也没底,那个时候是比较艰难的。 

张鹏:我们再看下一条。对你来说现在最有激情的诱惑是哪一个?A.完美的浪漫。B.财富的变现。C.5000万粉丝。    

徐沪生:我选“C”。   

张鹏:我问题没有问完,您能选两项。 

徐沪生:有了“C”,就有“B”。我们来做这样的东西,你一定要基数够大,基数不大,推动这个事情很吃力。你跟别人合作,你帮他做推广也好,做销售,达不到那个量,整个事情就很拧巴。    

张鹏:你如果觉得你做的是好的,一定要比你不认同的还要做得更好? 

徐沪生:基数要足够大。

张鹏:我们再看下一个。对其他希望也学习一条模式的跟随者说一句话。可以是建议,可以是提醒,什么都可以。

徐沪生:这个不太好说。我觉得整个市场还是比较大,机会很多,但是,我到今天还没有赚钱,你能否撑得住?我觉得尽量少花一点钱,如果规模做不到,花钱又比较多,就有点危险了。    

张鹏:说了很多有意思的点。我还有另外一个话题,因为之前跟您聊的时候。我记得咱们谈到一个点,你那个时候第一轮的投资刚拿了九百万,自己拿了一百万。广告类的单子1700万,过了没多久就签下来了。但是我听说,您后来把这件事又拒了,又反悔了,不要了。我现在想问一问,这个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?是您自己定的吗?   

徐沪生:我自己定的。    

张鹏:您没有跟别人商量?    

徐沪生:从客户那里出来,跟我的一个高管商量了一下。   

张鹏:是在办公室商量还是在哪里?  

徐沪生:东北饺子馆,我们在那儿商量。  

张鹏:在东北饺子馆里吃着饺子,蘸着醋。然后说着:“这八百万,我们就不要了。”是这个意思吗?   

徐沪生:是的。说完那个话,我们看看周围,说,“我们是不是很像骗子?”   

张鹏:确实挺强悍的。当时为什么选择不要那么大的订单? 

徐沪生:这个生意钥匙做下来,整个公司也就替他们服务了。我们尽管做得很好了,100万粉丝了,但是他是传统思维的。其实从“旧世界”里面赚钱真的很难,他还是按旧的理解你。他会修改你一百遍,你怎么办?做还是不做?所以我们后来还是决定放弃。当然,我们当时对未来也是有有信心的。那个是24节节目的合作,因为他给钱是三个月、三个月给。我们觉得我们半年之后很快会有更好、更理想的客户。总之,一个新事物出来的时候,你除非做到很大很大的规模,这个时候“旧世界”才会跟你商量,在此之前他一定不会听你的。

所以还是要感谢VC,投资者给你钱,就是让你不用跟旧世界商量,不用遵循他们的规则。我能拿到1700万的单子,也是因为自己做了那么多年总编,有一定的关系。但是他们的规则不可能改变,才不管你过去是不是总编。就算是今天,我们有两千万用户了,你以为人家就听你的想法吗?所以我刚才说,有五千万粉丝,最好有一亿粉丝。    

张鹏:如果要创建一个新的东西,就别急着跟旧世界妥协,创造出自己的力量,让他改变规则。为什么我说我们特别难得在媒体人的身上,能够看到这么纯粹的力量,而不是我们原来需要的做很多智慧的腾挪。我觉得有力量,其实真的是能够推动事情的发展。

我最后一个问题,如果让您回想现在一条一路走过来。有哪样一个、两个或者是三个,让您觉得最正确的决定或者最关键的时刻。可以跟我们分享吗?不要那1700万算一个吗?    

徐沪生:算一个。   

张鹏:还有什么?   

徐沪生:持续地扩大用户规模。   

张鹏:这个具体怎么做?  

徐沪生:要砸钱。   

张鹏:当年就拿了900万,还有自己的100万,当时砸了多少钱?   

徐沪生:差不多一个礼拜砸下去两百多万。

张鹏:一百礼拜砸了两百多万?  

徐沪生:这个账其实完全可以算得过来:我的用户一旦突破100万,这个钱很快就可以赚回来了。

张鹏:可能不光是智慧的问题,还要有勇气。   

徐沪生:我们当时进入微信算是晚的。但是当时一个5万粉丝的微信号就算大号了,当时上线之前,我们找过一个朋友,说能不能帮我推一推,对方提出一堆要求,说我们有5万粉丝。不给你面子。当时有两万粉丝、三万粉丝、五万粉丝绝对算大号了,我们当时做的推广的方案,效果非常好。这个效果好,是因为我们做了一百多个方案,每个方案花上一千块钱,最后你能测算得出来,哪一个效果最好,然后就砸钱上去。

这件事情一定要变成15天突破100万。   

张鹏:最后实现了?  

徐沪生:最后实现了。    

张鹏:非常了不起。这真的是既要有智慧的判断,还要有一个“有勇气”的决策。一条在今天能够成为这么一个独特的力量,而且我感觉现在因为也在帮助一些有品质的产品,能够去接触到更多的渴望品质的人。我觉得“一条”也在释放自己很大的价值。   

徐沪生:电商也是我们挣扎了很久的比较正确的一个决策。因为,这边,有几千万上亿的中产阶级用户,消费升级的用户。我们自己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报导,我做生活类的媒体做了20年了。另一方面,大陆的、台湾的、香港的、北欧的、日本的,好的品牌数以万计。但是好的品牌在大多数平台上,上去就被淹没了,找不到,用户搜索这些东西的成本太高了。我们就来做这个事,搭建一个中间平台。

张鹏:所以我觉得从徐老师身上,就像我说的,感受到了智慧和力量。我及时有一个期望,我真的觉得“一条”未来就像我们今天下午的主题“商业的新可能”。那些真正做出有品质的、更美丽、更棒的东西,通过您的平台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。

我们应该把掌声送给徐老师!


责任编辑:admin

文章关键词: